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,高发年龄为5岁及以下婴幼儿,1~2岁组发病率最高,每年自3月下旬手足口病疫情开始逐渐上升,4~6月进入春夏高发季节。
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?
1.发热
患者体温明显升高,一般以37℃~38℃的低热居多,通常出现在出疹前的3天~6天,持续的时间在1天~3天。
2.口腔疱疹
此病一般快速发病,以口腔疱疹为主要症状,具体表现为:在红斑基础上有2毫米~3毫米的水疱出现,一般在上腭、颊黏膜、齿龈等处发生糜烂或溃疡,并伴有口腔疼痛,进食受到影响。
3.皮肤斑疹
超过一半以上的患儿手、足、臀部皮肤会受到损害,出现红色斑疹,其中央有一个椭圆形灰白色水疱,无自觉症状。
4.其他症状
部分患儿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,少部分出现轻度脑膜刺激症状,或者中枢神经系统紊乱,如共济失调或四肢轻度麻痹等,可很快恢复。
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呢?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,好发于儿童,尤其是三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,常在幼托机构流行。主要通过消化道、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。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、口腔和四肢未端的我斑丘疹、泡疹,严重病例可出现脑膜炎、脑炎、脑脊髓炎、肺水肿和循环衰竭等。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。
如何预防手足口病?
1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,饭前便后洗手、勤洗澡。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,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洗净,然后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。
2. 喝开水,不喝生水,不吃生冷的贝类海鲜类食品;生吃瓜果要洗净;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。
3.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。
4. 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,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、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,减少被感染的机会。
5. 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,还要让孩子休息好,适当晒晒太阳,增强自身的免疫力。
6. 经常对玩具、个人用具、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,特别是奶瓶、奶嘴等入口物品。
7. 6月龄-5岁的儿童可自愿、自费接种EV71疫苗,能有效预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。
*本文章内容配图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有关预约、就诊等问题,可以随时详询在线客服,预约后直接到院就诊。
① 电话预约:4000-189-115
② 添加下方客服微信号询问预约
长按识别二维码
即可详询在线客服
—END—